欢迎访问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021-54530965     |       400-669-7968     |     站点地图
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秉承“科技&创新”的研发理念,秉承“质量创造市场”的产品基石,秉承”品牌创造价值”的市场营销宗旨

经络不通,百病丛生!这6个现象,说明你的“经络”堵了!

发布时间:2021-05-14

浏览次数:227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此时体温就会比较低。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到,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疼和痛


一般我们都会将疼痛放在一起说,而这两个词却有一定的差异。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突然立即产生的感觉叫做疼,而经过按压触摸才会有感觉的叫做痛,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如果经络瘀滞不通,就有可能出现痛的感觉,这就是“痛者不通,通者不痛”的由来。

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而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

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刮痧,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麻和木




麻木和疼痛差不多,经常在一起出现,但是却有一定的差别。举个例子,盘腿坐一段时间,经络不通,气血不通,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只要适当的改变坐姿,气血通畅了,就会恢复。

中医讲“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出现肢体麻木的时候,我们最好多加注意,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避免出现中风疾病!



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按摩,找到疼痛点再进行按摩。

经络不通其实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只有经络通畅身体才会健康。



6个方法教你疏通经络


1
梳头——促进血循环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2
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3
按摩——激活穴位

有氧激活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

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艾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非常有效。


4
莲花式坐——活动韧带

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

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5
五字调息——通五脏

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呬、吹、呼,不要出声。


智能中医灸疗床

语路中医智能灸疗是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的融合,它的操作依靠床边的遥控装置,实现自动打火、自动升降、自动摇摆、自动排烟。床上预留好了人的脊椎位置,通过木板上的小孔传热,做到整椎同灸,一次可以灸30-40个穴位,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祛湿逐寒等疗效,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外科、妇科疾病。特别适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骨关节病、风湿病、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手脚冰凉、神疲乏力等病症。

 60.jpg

作用原理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诸多优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