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021-54530965     |       400-669-7968     |     站点地图
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秉承“科技&创新”的研发理念,秉承“质量创造市场”的产品基石,秉承”品牌创造价值”的市场营销宗旨

脑卒中康复——全身运动训练系统

发布时间:2021-09-15

浏览次数:219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人的大脑每一个部位都有明确的分工,负责管理、指挥人体的某个部位。一旦大脑的某一部位受损,将严重影响这部分大脑管理、指挥的人体功能。
卒中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可能导致我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后遗症。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早期有效的康复能够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尽早重返家庭,重返社会。

全身运动康复训练系统.jpg
康复时间
     目前认为,脑卒中患者发病1个月内为恢复早期阶段,2-3个月为恢复中期阶段,4-6个月为恢复后期阶段,超过6个月为后遗症期。指南推荐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72小时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强度
     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至少45min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
     肌力是指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肌力检查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力量或外展、内收旋前、旋后等功能。

临床医学将肌力分为0-5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临床表现为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1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临床表现为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临床表现为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抬起 。
     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临床表现为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
     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临床表现为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较正常差 。
     5级:正常肌力。临床表现为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知道了肌力障碍和分级,偏瘫、截瘫患者的主被动康复训练,就可以从四肢联动训练开始了。
     四肢联动训练是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改善肌肉、骨骼、韧带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纠正身体畸形和功能障碍,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上肢带动下肢,健侧带动患侧,一肢带动三肢,四肢联动帮助患者做早期主动运动训练。上肢,是伸够的运动模式;下肢,蹬踏模式有利于脑卒中重建运动程序,加强较弱肌肉力量训练,通过联动训练从而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有效改善全身各部位协调性和平衡控制能力。
     利用四肢联动训练设备是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恢复肌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训练时,康复师要对患者情况的严格评估,在康复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四肢联动训练设备能解决哪些问题?
     解决偏瘫或截瘫患者患侧肢肌力弱的早期主被动康复训练;
     扶手长度可以调节,可满足患者上肢不同关节活动范围的屈伸训练;
     用自身的肢体带动运动,安全的主动运动,保证患者的训练安全,不会引起痉挛,并可加快本体感觉的恢复;
     髋膝腿部支撑架可以有效避免膝过伸和髋外旋的发生;
     协调性运动可增强躯干早期平衡的控制能力;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有氧训练;
     可抗阻调节,做节律性的力量训练,增强上下肢的力量训练。

四肢联动训练适用于哪些疾病?
     中风后遗症、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及其他脑损伤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骨折术后康复、软组织损伤康复。
     出现以下情况,不可做四肢联动训练!
     ● 疾病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 有出血倾向者;
     ● 静脉血栓;
     ● 恶性肿瘤有明显转移倾向者;
     ● 激烈疼痛,运动后加剧者;

     ● 骨折后需制动患者。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